7月3日下午,“青系乡村,职教兴农”暑期社会实践团与校关工委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大屯镇石牌路村联合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的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研讨会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举行。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季跃东,校工会主席、离退休处长、关工委秘书长程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任健,副院长汪智强,党总支副书记赵喜恒,艺术设计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淑媛出席研讨活动,参加研讨活动还有专业教师丁健、许可以及实践团队的老师和学生。
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以“乡村振兴设计助农”为抓手,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立足实际,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心挖掘专业文化特色,助力乡村产业建设,先后多次开展技术兴农活动,从包装规划设计、设计方案制定、外观专利保护申请和产品营销推广实施等方面对乡村企业进行指导,赋能乡村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艺术设计学院与校关工委联合打造的“青系乡村,职教兴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兴农课堂、课程思政、直播赋能等多种形式,发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专业优势,送设计服务下乡,通过对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大屯镇石牌路村的特产水果“南果梨”包装进行升级改造,经过全新包装设计,让鞍山特产“南果梨”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从而赋能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本实践团的学生先期已在对石牌路村调研时了解到,当地农场的特色水果“南果梨”没有合适的产品包装,制约了对外销售。于是,团队成员邀请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教师为“南果梨”产品定位发展和包装设计把脉开方,并结合专业特长,为该村无偿更新包装设计。同学们走进果园,观摩100年历史的南果梨母树;查阅资料,了解南果梨产品特性;走访印刷工厂,了解包装箱制作工艺。经过两周的打磨,最终完成包装设计11组,手稿百余幅。
本次研讨活动中,学校关工委老教师与专业教师听取了胡淑贤老师和同学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前期工作的汇报。对活动方案中专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红色教育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实践思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丰富了活动的文化内涵;老师们也根据同学们对包装的设计理念的阐述,分别对包装设计的使用心理、设计原理以及成本结算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团队成员完善修改,尽快将第一批设计成果送达到果农手中。(艺术设计学院 赵喜恒/文 胡淑贤/图 蔡媛媛/推荐 彭曼/审核))



